評論文章篇名 作者 本文轉載自 導論
傾聽,別流於形式 黃政傑理事長

師友月刊

2009年11月

第509期0~4頁

表現傾聽人民聲音最具體的方法,常是把方案和計畫研訂出來公布週知。這時到處可見的是教育部的母方案,及各機關學校長得很像的計畫,然而其意義到底在那裡?比起以往有何改善?執行的配套措施為何?目標達成與否如何評鑑?進而如何改進?我們如何確知書面計畫已經落實? 又如何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而有所改革?
千萬別再計較名次 黃政傑理事長

師友月刊

2009年12月

第510期0~4頁

整個教育朝向於競爭名次,而名次顯示的意義則是:「有人成功總有人失敗,有人進步也會有人退步」,大家變得不在乎實際上學生學會什麼,而在乎得了第幾名,勝過那些人,即個人的成功倚 賴別人失敗⋯排名在後的學生,無論怎麼努力爭取好成 績,若名次沒有進步,他仍然是失敗者。因為排名的教育模式,只容許少數人成為成功者多數人都是失敗者, 藉由學生考試成績排名,名次不佳的學生一直被澆冷 水,好似有個人在耳邊對他直說:「算了吧,你再怎麼認真,還是沒有用,還是遠遠殿後嘛!」
教育不同於補習 黃政傑理事長

師友月刊

2010年06月

第516期0~6頁

教改的實施,時常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未檢討事情的真正原因。我們看到 某些學生成績不好,弱勢學生的課業沒有人協助,便擬訂課扶方案來推動。問 題出在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除了課業沒有人扶助,還有諸如課程負擔太重、升學考試引導教學、教科書沒有編好、教師未教好等,若不作整體檢討改進,根 本或相關的問題不變,只改一件是無效的。